探索商业化运作养老机构模式——访全国人大代表、新华锦集团董事长张建华 - 媒体报道 - :: HIKING GROUP 新华锦首页(国际贸易)(金融投资)(老年颐养) ::
探索商业化运作养老机构模式——访全国人大代表、新华锦集团董事长张建华
发布时间:2013-04-15 11:19:00    内容来源:

“我们都知道,养老产业不是暴利产业,甚至还有很大的风险,投资回收期很长。对商业化运作的企业来讲,资金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他们带着“商业”二字,但这也是市场引导的一个缩影。”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华锦集团董事长张建华看来,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应该顺应市场发展,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

机构养老呈现“未备先老”

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人口流动的加速等都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发起了挑战,使机构养老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选择。张建华认为,在机构养老发展方面,我国却“未备先老”。

“一方面是供不应求,一方面是住不起、住不满,养老机构的这一对矛盾,使得现有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张建华表示,机构养老不仅资源利用率不高,还面临专业护工和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他预计,到2015年,我国需要长期照料和护理的老年人近4000万,需要1000万护理人员。不仅如此,护理人员的周转率非常高,很多老年公寓的人员周转率高达100%,个别老年公寓甚至高达140%。

而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微利甚至负债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最困难的当属民办的营利性养老机构,这类养老机构占机构养老的大多数,但其经营的压力最大。”张建华表示。

寻求经营模式和体系多元化

在此种养老态势下,张建华建议要寻求经营模式和养老体系的多元化。

“政府投资除了投向具有基础性、福利性的养老项目建设上,要更多转移到各级养老服务产业的补贴、扶持上来,引导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张建华认为,要使养老项目实现层次化、差异化、商业化,实现从基础养老到养生养老的全面覆盖,以满足老年群体不同的养老需求。就是在这种观念和青岛市“坚持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满足需求,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由政府投入为主的单一化向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拓展”的政策推动下,经过了八年探索和研究,新华锦集团迈出了发展养老产业发展的实质性第一步。

除经营模式的多样化意外,张建华还希望实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多样化,他倡导,“加大力度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商业化运作养老机构模式

“在我国,目前政府对于商业化的“民办营利型”养老企业还没有较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张建华认为,应以商业化模式运作养老机构,制定引导养老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投资等各项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特殊政策。

张建华建议,可以尝试将某一地区或具有代表性的养老机构作为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或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引导社会机构和服务设施向规范化、专业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营养餐饮、文化娱乐等都列入养老服务体系中,形成“购买”式服务模式,从而形成整个市场化体系和商业化产业链。

“同时,政府应引导和促进大型医疗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设计养老项目配套服务网络。通过打造培育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市场化养老保障体系。”在张建华看来,养老产业涉及住宅关联产业,护理用品、日用品等生活关联产业以及休闲娱乐关联产业,这些产业都与社会的商业化、市场化发展不无关系。发展养老产业,应该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催生商业化运作模式。

本报记者